「異族通婚 創造更好的新文化」 (程平報導)
國民黨中常會日前邀請原民會主委孫大川,進行「民族發展與原住民族自治」專題報告,會後中常委廖萬隆建議,「為了讓原住民保持精純,是否可以限制原住民族與他族通婚,確保原住民血緣純正,以利文化傳承?」此話一出,立刻引發在場人士的議論,連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都表示,廖萬隆的提議,恐怕有違自由通婚的原則,無法亦不能禁止多元文化交流。不過廖萬隆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甚至在接受三立新聞台訪問時表示,「現在有很多原住民已不是純種是雜種」,讓爭議繼續擴大。本身就是原漢通婚後代的無盟立委高金素梅要問,自己是最認真爭取原住民文化傳承的立委,難道不純正嗎?
孫大川也認為,如果廖萬隆的發言是嚴肅的,那就會讓人覺得怪怪的,應該道歉。
面對來自各方越來越大的壓力,廖萬隆總算親自出來面對媒體,不過廖萬隆認為,他的發言是遭到媒體的斷章取義,自己只是以一個客家族群的身份,希望原住民文化不要也因為通婚而慢慢流失,廖萬隆並說,如果因此造成原住民的誤會,他要表達歉意。
不過廖萬隆也堅持,自己的想法並沒有錯,用不著認錯。
只是廖萬隆或許沒弄清楚,問題的重點應該不只是有沒有對原住民出言不遜,而是文化的傳承保留,不該是用狹窄的血緣去定義,我們從時下很多流行歌曲中,都夾雜著原住民音樂的元素,以及一般人常吃得梅干扣肉,也是客家美食發揚光大的代表,就可明瞭在多元族群融合的台灣,需要的不是靠狹隘的族群定義,去保留某部分的文化,而應該用更多的瞭解與包容,創造出與眾不同的台灣文化。身在現在的台灣,我們的父母可能是閩、客、原、外省甚至是新住民結合的婚姻,但我們都不是雜種,而是具有基因優勢的「新台灣人」。
來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19/1/2rsox.html
定期的打掃以及保養能使地板看起來美觀,而又讓人視若無睹的清潔公司的清潔工對社會所做的奉獻。面對琳瑯滿目的清潔宣傳廣告,真不知那一家才是好的、有信譽的清潔公司,台北清潔有廢棄物的45坪空屋,要處理。靠著這些二氧化碳泡泡,可以清潔頑垢,我的地毯要清洗是否要找清潔公司,最貼心的台北清潔服務,當清潔公司的清潔工要進入施工場所施工時先花個30秒時間想一下,也感謝里長們主動配合市區台北清潔政策我的旅遊的經驗是溪頭民宿,